三清山作为道教名山实盘配资公司配资 ,其道教文化和历史遗迹的精华都在三清宫景区。景区位于三清山北部三清福地南侧九龙山口的龟背石上,海拔1533米,是三清山道教的标志性建筑。景区南至九天应元府,北至风门,东至东海岸北接口,西至涵星池边西海岸。
整个三清宫景区布局精巧,道教建筑等古迹众多,其中各类观、殿、府、坊、泉、池、桥等古建古迹达260多处,这些道教建筑依“先天八卦图式”布局,体现了道家“道法自然”的哲学思想和对“天人合一”的追求。
景区最核心的建筑是三清宫,它东倚聚仙台,南靠九龙山,西邻演教殿,北踞龟背石,占据了三清福地藏风聚水的最佳风水宝地。
展开剩余56%三清宫为前殿后阁,共两层两进,主要以花岗岩垒砌为主。殿前三清宫牌坊造型小巧而不失庄重。宫殿石柱上刻有“三天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,一统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万世”的楹联。三清宫殿内正中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三位道教正神,也是三清山中“三清”的由来。
在道教文化中,三清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,代表着宇宙的根本原则和力量,是道教信仰和教义的核心。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之一,被认为是先天地而生,是万物之元始,天地万物皆由其造化而来。而灵宝天尊在三清中位居第二,也被称作上清大帝。主要职责是辅佐元始天尊,管理三界诸天。太清道德天尊即为太上老君,被视为道的化身,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。
其实三清山道教始于晋代,由葛洪与李尚书在三清山结庐炼丹,著书立说,因此葛洪也有三清山的“开山始祖”的说法。自唐以来,三清道教得到发展与延续,而现存建筑多为明代所建。
三清宫景区目前仍保有三清宫、潘公殿、方壕上、九天应元府、纠察府、演教殿、飞仙台、方士羽化坛、龙虎殿等历史遗迹实盘配资公司配资 ,三清山也因此有着“中国道教文化古建筑露天博物馆”的美誉。
发布于:江苏省